新买的家用电器送货上门,消费者一般都会仔细检查,以防产品有外观损坏、配件缺少等情况。但是,如果消费者在验货时只是检查外观,似乎还是不够。昨天,居住在奥林花园的顾先生拨通本报热线诉说自己的遭遇。
10月初,顾先生在锡城一家电卖场花3000多元购买了一台大1.5匹的挂壁式空调。经过事先预约,一周后送货。等到货送到家时,顾先生打开包装,在送货人员的指点下简单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问题,就在送货单上签了字。当安装人员把空调安装到位后,他才发现:当初自己购买的是能效等级为两级的产品,可是现在新空调室内机上标注的能效等级却是3级。经过回忆,顾先生才想起来,当时空调展示台上,确实有两款外形一模一样的产品,一台能效是3级,一台能效是2级,两者相差100多元。顾先生于是找到店家交涉,可是对方却表示,这款产品就是能效为2级的。但对于标价的不同,店方却没有给出答复。最后经过协商,店家退还顾先生100元作为补偿。
无独有偶,消费者王先生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买了一台冰箱,当时促销人员竭力推荐,表示该冰箱采用的是三菱压缩机,性能不错。可是等冰箱送到家时,王先生却发现,收到的产品虽然在外观上和自己选的一样,但压缩机却不是三菱的。随后与商家联系,商家连忙表示是送货人员一时疏忽,拿错了产品,并为其更换了一台装有三菱压缩机的冰箱。
送货上门的家电弄错了究竟是谁的责任?记者昨天咨询了市消委会有关负责人。他说,出现上述的事情有可能是商家工作人员的疏忽,但也不排除少数不良商家故意为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论是何种原因,消费者在收货时一定要先验货再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