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2012年开始,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至2017年,劳动力人口已经累计下降2344万人。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人口出生高峰期一年的出生数,远远高于近些年每年的人口出生总数。
劳动力人口指的是16周岁至59周岁的人口,他们既是主要的劳动人口,也是主要的消费人口。从消费角度说,他们是社会的消费主体。随着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转型为消费,这部分人口的减少,对于经济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长期的。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18年,劳动人口的下降总数预计不低于295万人,看上去这是2012年以来下降数量最低的。但是如果仔细地分析相关数据会发现,人口高峰期出生的女性正好在今年开始退休(今年她们已经年届55岁),如果考虑实际退休女性与实际退休男性人数,减去进入16岁的人口数,两者相差额为惊人的807万人。
也就是说,今年实际上退出消费主力人群的人数是2012年以来最高。
这一数字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迎来拐点,家具业的增长经历了一、二季度的惯性增长之后,第三季度开始大幅回落,第四季度的前景也非常晦暗。
如果退休人口增加与家具业的发展确实存在相关性的话,家具业在未来五年会迎来更大的难关。
因为五年后,不仅是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女性继续大规模退休,男性也开始大规模退休,而年轻劳动力的补充难以弥补巨大缺额。2023年,劳动力人口下降总数预计不低于1172万人。这才是家具业真正的噩梦。
面对这样的消费基础的变化,家具企业如何应对?
消费基础只是发生了变化,仍然有诸多积极因素。其一便是你会发现有钱人越来越多。劳动人口的下降,必然推动企业提升工资水平;在一个消费型的社会中,人们的财富增长速度更快。如果中国循着发达国家曾经的发展路径,以中国这样的人口规模,极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十年左右)迅速从中等富裕国家快速上升为富裕国家。
在这一进程中,中高端家具企业的收获会最大。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些年来家具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规模以上的企业数却在不断增长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对2012年至2018年家具业的研究数据,这几年,家具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0家左右,其中2017年增加439家,使总数达到6000家。即便是今年上半年,仍增加217家。
投资人们正是看到了财富增加后,家具领域大有可为,他们不惜重金布局未来。当然,他们试错的路上也是损失惨重,约有15%的家具企业是亏损的。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产阶级的数量是最多的。
在我们计算劳动力人口下降这一数字与它的趋势之外,我们还不应忘记一个事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而如果这个统一大市场变成世界上富裕国家之一,其总体的购买力将举世无双。
有数据显示,中国极有可能在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而在此之后,国人的消费力会持续增加。
中端消费一向是消费的中坚。但是传统型家具企业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太过强大,难以匹敌。
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定制家具工厂,有着强大的资金后盾,市场基础,制造实力,软件实力,网络资源,中端市场的竞争门槛极大提高,中小型家具企业要在这样的市场上分食蛋糕,必须拿出自己的手工杰作与高质量的服务。在规模化企业难以顾及的地方,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
中端市场上会存在一些巨无霸。但是因家具业的天然属性,中小企业只要不正面与其抗争,找到自己的强项,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其生存模式与现在应该大不同。
如果既想制造低端家具,又想生存的话,大概只有一途:开拓海外市场。这便是抓住一带一路提供的新商机。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会是长期的,也一定会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后续发展空间。人人都向往富裕,中国从贫穷到富裕之路,贫穷国家一定会效仿,这是人性所致。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市场未开发,这些市场有的离我们很近,如中亚等国;有的离我们很远,如非洲。
作为世界第一大家具生产国,中国的家具产能只能输出到欠发达国家,才有自己的新的发展空间。
国内市场越来越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这也是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特征。想走老路,只有换空间,换消费对象。东莞著名的华坚鞋业在遥远的埃塞俄比亚找到了劳动密集型制造异地复制的商机,正在非洲大陆热火朝天地发展,这就是部分中国家具制造企业的榜样。
中国在发展,趋势无可改变,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