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雾霾中获得设计灵感,又将设计带回北京,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的“除霾塔”在展出50多天后,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同时,鉴于这份成绩,中国邀请方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正式对外公布,雾霾净化塔将更名为雾霾警示塔。
11月20日,中国邀请方——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布了对雾霾塔的阶段性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效果不稳定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
今年9月29日,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设计的世界上首座户外净化器“雾霾净化塔”在北京751D·Park(靠近798艺术区)面向中国公众开放。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委托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华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奥达清环境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分别进行并完成了相关工作。
测试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0月1日至10月23日,为调试和试检测,主要是对塔运转的稳定性进行调试同时对其有效性进行试检测;第二阶段为正式检测阶段。重点检测塔对其周围空气净化的效果。
前后两个检测阶段共获取了三组有效数据,具体如下:
从测试结果看,塔对其周围空气中的PM2.5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效果不稳定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雾霾净化塔的最好“成绩”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建议标准的PM2.5区间,其最宽泛的推荐值为75微克每立方米,即0.075毫克每立方米。
雾霾塔在中国展出后,雾霾塔能否真正带来除霾效果,成为大众热议话题。
“一个雾霾进化塔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通过展示清洁空气的美好,和政府部门、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一起努力,我们可以改善环境。雾霾进化塔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它的效果是开启了一种新的对话机制,人们通过这个项目交流减霾的新思路。”罗斯加德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据罗斯加德工作室官方介绍,净化塔使用少量的绿色能源和专利的无臭氧离子技术,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雾霾颗粒,每小时可以净化3万立方米的空气,但与此同时它的耗电量只相当于一只电水壶(1400瓦)。这座7米高的塔同时360度全方位释放清新空气,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清新空气区域,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洁净的空气。
不过,有国内专家计算过,在严重污染条件下,PM2.5浓度为200微克每立方米,该塔每小时吸收PM2.5总量为30000×200×0.001×0.001×75%=4.5克。按照该数据,该塔每小时吸收的雾霾量还不到一勺盐的重量。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其官网表示,大气污染的治理包括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想依靠什么神器之类来解决中国的雾霾问题是天方夜谭。中国目前正处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第二阶段。在这一时期,大气质量会受很多自然边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时好时坏的波动。就像大家在北京平时所感觉到的那样,气象条件好时会一片蓝天,气象条件差时又会雾霾重重;这也正是我们在经过第一阶段努力治理后才有的结果。在目前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增强社会公众对雾霾治理的信心和耐心,推动公众的广泛参与,实现雾霾治理的全民共治。
正因如此,随监测结果一起对外公布的还有更名启示。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称,雾霾净化塔将更名为雾霾警示塔,未来以其为载体的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将继续开展下去。
雾霾净化塔展出期间,中国合作方、天津盈世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销售王刚曾告诉澎湃新闻,现场有许多人来询问雾霾塔的合作,希望能在其他地区展出。但如何合作以及成本问题并未有最终的结果。
“今天的引进正是为了它明天的消亡。”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国正说。他一直对外强调,这个项目的目的是给人们忠告和提醒,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减霾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