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过了保修期坏了,就需要自己掏钱维修,往往维修费还高的吓人。如今,又多了一项新的服务——家电延保服务,只要花钱就可以延长保修期,在延保期内同样也可以享受国家三包政策,听起来的确很美,那么这个钱到底值不值得花呢?
“与其等家电出了三包期花高昂的家电维修费、零配件费用,不如现在多掏几百块钱买个延保更划算。”这是商家惯用的延保宣传语。
在大部分商家口中,付费延保的服务颇有诱惑力,所购买的家电即使出了国家的三包期,照样保修,不仅上门的维修费全免,零部件的费用也免了。
“家电延保”费用多少?
笔者从卖场了解到,各个家电卖场的延保费用根据品类、产品售价以及保修年限的不同,收费标准不同,一般来说,产品价格越高,需要缴纳的延保金额越高。
从促销员的口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小家电延长一年保修期只需要几十元,而大家电的延保费用略高。以某合资品牌标价3299元的滚筒洗衣机为例,延长一年保修期需缴纳115元,两年190元,三年290元。
家电延保服务“猫腻”多
北京市工商局、市消协最近发布的2011年3月消费者投诉分析显示,“延保服务”成为了三月投诉的热点之一。北京市工商局方面称,当前家电销售“延保”服务盛行,但其中“猫腻”也多,大部分销售商并不提供“延保”协议,即使有协议规定也不清晰,造成消费者维权难。
笔者调查发现,北京市部分家电卖场在消费者购买“延保”服务后只是在发票中注明,并没有具体协议。有的家电卖场虽然能提供协议,但是对于谁来保修、保修范围并没有清楚约定。
警惕延保捆绑销售
笔者在卖场调查发现,一些推出延保服务的家电卖场为了完成延保销售任务,竟然采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强迫消费者购买,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从而引发了诸多消费纠纷。
一些家电卖场,大到冰箱、平板电视、洗衣机,小到手机、小家电,很多产品都是除了本身的价签外,还有一张延保服务价目表。虽然家电延保服务名义上是商家在产品之外推出的,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但实际上,一些卖场却在消费者不知情或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将延保服务与家电产品一起捆绑卖给了顾客。
专家表示,如果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延保服务,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此外,把延保服务作为强制附赠产品,是一种变相的强制消费行为,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遇到类似捆绑销售时,应该及时维权,可以向当地工商部门或者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保≠三包谨慎选择
笔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商家推荐的“延保”服务,但实际上“延保”与“三包”是不一样的。“延保”服务大多是厂商和销售商自行制定的,延保的维修费由保险公司出,家电出了故障,必须到商家指定的维修点修理,否则就得由消费者自己买单。
据了解,还有一些商家会在“延保”中规定,多次维修不好而更换同样牌子的家电不能再享受“延保”服务,也不能退延保费等。面对这些“猫腻”,在购买延保服务前,一定要弄清楚所购产品的厂家是否有延长包修服务的承诺,若有则不用再花钱买延保。
目前“延保”服务还不受法律法规保障,最终解释权往往把握在商家手中。消费者与商家签订“延保”服务时,要详细了解“延保”服务点、“延保”期限、“延保”范围、故障责任界定、退保条件等,最好与商家签订书面的协议,并开具票据。否则一旦出现分歧,很难确定责任方。
另外,是否购买延保应该视产品而定,一般而言,新兴产品、高端产品、性能不是很稳定以及维修成本较高的产品有必要购买,如平板电视等;技术成熟、通常性能都较稳定的产品则可以选择性地购买,如冰洗类产品;而小家电类产品大多价格便宜,且产品更新速度也很快,一般过了“三包”期后,产品也该更新换代了,所以这类产品不必要购买延保服务。
写在文后
让服务成为一种商品,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在国内还只在推广阶段,家电延保服务其实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新型服务。眼下,家电延保服务成了新型的投诉热点,主要是因为国家对于延保服务的价格、质量、标准规范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另外相关监管制度也有不足之处。
“家电延保”其实是一项很好的服务政策,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依,各个商家的延保规则也不同,一些销售商甚至连延保协议都不提供。所以,一方面,相关政策必须完善,相关监管也需跟上;另一方面,商家也要本着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延保服务,莫让延保服务成了“空头支票”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