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8日消息,携程网(Nasdaq:CTRP)发布了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财报显示,携程第三季度净营收为94亿元,同比上升15%,营业利润率为16%。其中,住宿和交通两大业务均贡献了36亿元,度假和商旅则分别录得14亿元和2.67亿元的成绩。
上述业绩,既与携程的"一站式服务"有关——如携程CEO孙洁所言,"此举增加了用户粘性",也因为携程在用产品覆盖到用户更多的旅游需求。
据悉,携程的“一站式”全面旅游服务品类包括门票、WIFI、签证、巴士等50余类,触角通过单项业务和线下门店等依托,到达用户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举例看,携程目前有超过140万家合作酒店,机票产品亦覆盖了全球六大洲、5000多个城市,且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旅游城市。
1
受益中国旅游发展红利
"我们过去的增长一直在中国GDP增速的四倍以上。我们相信中国在未来十年,依然会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会有益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
这在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数据中得到了体现。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
麦肯锡在最新报告《迷思与真相:中国出境游市场深度观察》中预计,中国出境旅游消费额将以6.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上升,2020年或将超过20320亿元人民币。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中国人的旅游意愿也不断加强。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二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分别为83%、84.8%,持续走高。
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从交易维度看,仅携程和去哪儿两个品牌就在中国拥有1.3亿年度交易用户,这些用户每年平均在我们的平台上消费超过5000元人民币。”
未来,在线旅游的红利空间仍然巨大。
2
首次披露用户年龄结构:29岁以下客户占50%
从用户端来看,携程正获得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其中,35岁以下的客户比例在过去5年里稳定保持在70%左右。其中,年龄在29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增长最快,占比已经从30%增加到将近50%。
如果叠加中国中产阶级群体数量增长,以及精神消费升级的趋势来看的话,携程的用户结构将在未来10年-20年持续在旅行消费上释放增量。
有观察人士称,携程仍在以较快速度推进业务创新。比如,第三季度就有两项重要的业务创新预期将为携程带来新的增长端。
一是携程的高铁游项目,这项服务将酒店、景区门票和高铁票一起以打包优惠的形式出售,在一些家庭出行场景中受到欢迎,首月内日订单量的峰值就达到了10万单。
根据梁建章的展望,高铁游将随着高铁网络的铺设而成长为一个万亿级市场。他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总长度达2.5万公里,是整个欧洲铁路系统的两倍。到2020年,高速铁路将连接80%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这将使得在中国旅行变得非常方便和经济。
另外一项从被称为"小老虎"的携程内部创新计划中孵化出的业务TrainPal,则瞄准了英国火车票费用太高的痛点,通过算法自动找出价格最低的分段购票方案,经测算平均能为用户节省近40%的火车票成本。该项目也在英国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3
互联网巨头频频试水,挑战仍存
由于旅游行业入门门槛较低,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玩家加入,互联网巨头本身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期望通过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来提升流量,并利用流量“变现”。
阿里已经建立了以“飞猪”为品牌的在线旅游平台;腾讯战略投资同程,用旅游的流量端口加持同程艺龙。
2015年,京东以3.5亿美元投资途牛,成为途牛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此外,在京东APP首页,“京东旅行”紧跟在“京东超市”之后,足以看出京东对在线旅游的野心。
谷歌则在2016年推出了一款旅游类App,名为GoogleTrips,具备制定出游路线、预订住宿酒店、查询交通线路等功能。
如今,流量大户今日头条、美团点评以及滴滴想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布局在线旅游行业,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三者共同的特点是以高频流量,凭借各自的优势切入旅游市场中的垂直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毋庸置疑,三者的加入在做大市场“蛋糕”的同时,对旅游行业的大格局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而就旅游行业大格局来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敏认为,三家企业的入局更多的是改变了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方式。
“三家企业整合了原本分散的销售和内容宣传渠道,但其本身并没有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因此对基础旅游产品影响甚微。而且,与三个新入局者相比,携程、途牛、同程艺龙等在线旅游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和布局更为深入,而且在旅游服务上更为专业,因此短期内OTA巨头地位难以撼动。”他解释道。
旅游业门槛虽低,但旅游是个复杂交易型产品,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服务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新入局、想在旅游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正如人民网(603000,诊股)近日对“新经济”的评论所言,衡量新经济的标准从来不是“估值”与“流量”,而是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没有谁更适合做旅游,唯有守住初心,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服务,才能在大浪淘沙的旅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